时文阅读
手机贴胸7秒知心病!
一名14岁的印度天才开发出人工智能心脏检测应用程式,可以在短短7秒内检测出心脏病,准确率高达96%。 
你见过会飞的“保温杯”吗?它来了!
“会飞的保温杯”其实是一款无人机,该型无人机体积小、载重大、使用AI算法,自主飞行及抗干扰能力强。
全球首次“人机共跑”半马在京完赛(语法填空)
4月19日7时30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的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经过激烈的角逐,天工队(机器人:天工)、小顽童队(机器人:N2机器人)、行者二号队(机器人:行者二号)分别获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冠军、亚军、季军。
数字敦煌: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敦煌,这座古老的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莫高窟更是敦煌的瑰宝,被誉为“东方艺术的宝库”。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莫高窟面临着风化、侵蚀等威胁,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数字敦煌”这一具有前瞻性的概念被提出。
脑机接口:开启人机共生时代
一种名为脑机接口(BCI)的东西正改变世界!它不仅能帮助抑郁症患者快速振作,还能通过思维操控游戏、智能家居,甚至实现“无声对话”与“意念创作”。未来的生活,或许动动脑子就能搞定一切!
海宁实验室研究出“眼球补丁”控高度近视
在神话中,太乙真人用莲藕给哪吒重塑肉身,令人印象深刻。而今,生物补片的研发使用正一步步演绎这一传说。在海宁市科创中心,就有几间实验室,可以变“牛心包膜”为“眼巩膜生物补片”,用于后巩膜加固术,有效治疗病理性高度近视及其引发的眼底病变。
中考真题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语法填空-科技:机遇与挑战并存
科技发展带来机遇与风险,有人担忧被控制或失业,也有人乐观认为科技改善生活,关键在于明智运用。
首次公开!全球首个6G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
近日,紫金山实验室在江苏南京举办的2025全球6G技术和产业生态大会上,首次公开了最新构建的全球首个6G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
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启用
2025年7月,位于上海张江模力社区的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具身智能训练场(以下简称国地中心)将正式投入运行,这是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也是国内人形机器人种类最多的场所。
22天,3个工人,3D打印的双层小楼封顶!
4月3日,在湖北宜昌三峡大学的3D打印研发基地,工作人员正在给一栋8米高、占地100平方米的双层实验楼举行封顶仪式。这栋自3月初开始建设的小楼,全程仅耗时22天,用3个工人,是我国首个原位3D打印双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