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阅读
自动驾驶时代来临:是福音还是挑战?
自动驾驶汽车究竟是便利生活的奇迹,还是隐藏风险的挑战?本文将探讨其双面性。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正式运行取数。这座历时十余年建设的重大科学设施,将着手解决粒子物理学领域未来十年内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微子质量排序。
“数”说未来,“飞”同凡响:2025中国无人机足球联赛贵阳站开赛
2025年8月27日至30日,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主办的2025年中国无人机足球联赛(贵阳站),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正式开赛。
科技助农护自然
如今,一家公司研发出搭载人工智能的特殊无人机,它们飞过田野精准识别杂草,只对杂草喷洒除草剂,既能节省95%的化学药品用量,帮农民省钱,也为保护地球贡献力量。
亮点盘点!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圆满落幕
8月17日下午,随着“智芯”缓缓降落,收回封存,为期三天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圆满闭幕。
“兔子蹦迪”疯传?几招教你识破AI虚假视频
随着AI技术飞速发展,用肉眼区分真实内容与人工生成内容变得愈发困难,这一挑战对老人和孩子而言更为棘手。不过,即便技术不断升级,我们仍能通过观察面部动作、音频特征、细节瑕疵等蛛丝马迹,学会识别AI生成视频,在AI媒体时代保持清醒判断。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来了!
2025年8月14日至17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大型赛事——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盛大举行。
机器人终于有“触觉”了!复旦团队甩出“电子皮肤”王炸!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复旦大学团队研发的“自适应视触觉AI传感器”首次亮相。这一“触觉夹爪”能精准抓握易碎品,展现高水平的手眼协同能力。
不只是帮手!“保姆机器人”有点暖
一场特别的机器人展会正在北京举行!
脑机接口迎新进展:10例受试者实现中文“意念说话”
最近,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突破。10例受试者的大脑植入电极后,经过短时间训练,通过解码其大脑神经电活动,与脑部电极相连的电脑就会实时显示出他们想说的中文语句。